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

讀寫能力,決定國家競爭力

引用來源

作者:何琦瑜、錢欽昭   出處:親子天下

為什麼閱讀素養成為國際評比教育競爭力的關鍵指標?

為什麼閱讀能力是 二十一世紀知識社會的「共通貨幣」?
負責OECD「學生基礎讀寫能力國際研究計畫(PISA)」總監安德亞斯.史萊克,完整詮釋了背後的重要意 義。



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-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,簡稱OECD)所主持,針對全球十五歲青少年閱讀、科學、數學能力進行國際性研究評比的「學生基礎讀寫能力國際研究計 畫」(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,簡稱PISA),已經成為許多國家進行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依據與方向,原因在於該計畫所測驗的指標能力,正是因應未來社會競爭最需要 的特質。英國媒體也曾稱此一評比為教育界的世界盃競賽,得以反映國家的教育品質與競爭能力。台灣自二○○六年也加入了這項評比。

負責「學 生基礎讀寫能力國際研究計畫」(PISA)的核心人物、也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教育部門指標與分析處總監的安德亞斯.史萊克(Andreas Schleicher),曾在公開演說中深入分析PISA評比背後的意義,同時提出二十一世紀人才需要的素養。史萊克表示,透過PISA對不同國家學生學 習成效的大規模檢驗,可了解哪種教育體制、什麼樣的條件,得以培養出未來所需的素養。《親子天下》特別針對演說內容摘錄如下:

讀寫能力 (literacy)是二十一世紀知識社會的共通貨幣。正如同貨幣不夠,無法滿足基本生存所需,讀寫能力不足,未來也很難參與並融入這個社會。由我們的研 究可發現,這是日益明顯的趨勢。

讀寫能力跟貨幣一樣,也面臨通貨膨脹的考驗。上一個世代的標準,勢必無法應付今日的需求。因此,我們要分 辨市場上對讀寫能力的需求有何改變,哪些讀寫能力愈來愈重要,又有哪些教育體制可以成功的提供這些讀寫能力。我們不只要看清教育在今日的面貌,更要探討教 育在未來的可能性。

在我們的定義裡,二十一世紀的讀寫能力是有關個人如何蒐集、管理、整合以及判斷文書資訊,進而解決問題,生產新知識, 達到參與社會運作與貢獻社會的能力。這也是我們今天面對教育體制要評估的指標。讀寫能力不只一種,除了最基本的閱讀讀寫能力(reading literacy),還包括數學讀寫能力(mathematic literacy)與科學讀寫能力(science literacy)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